每週證嚴法師說故事 - 普度對象錯了
每週證嚴法師說故事 - 普度對象錯了
農曆七月十五日,家家門口都盛宴拜「好兄弟」(孤魂), 這個月不論道俗,都殷勤 地普度孤魂。其實,這個民俗是傳訛來自佛教的「 盂蘭盆會 」,不過它已完全改變 了樣式,連意義也全不存在了。
相信許多人未必都知道盂蘭盆的意義,盂蘭的梵語是烏藍婆拏, 它的意思是救倒 懸,盆是盛物之器。
盂蘭盆的起因,據經典記載:有一佛弟子神通第一, 叫做目犍連尊者。一日,結夏安 居期,於修持定中,見其生母隨在餓鬼道中,鼓腹針喉,饑渴難堪。 目犍連悲愍母親 饑渴之苦,他即運用神通,用缽盛飯,到餓鬼道中供養母親。
目犍連母親饑火中燒,一見缽中盛滿白飯,接在手中,即送到口邊, 但是她口一張 開,即從口中吐出火焰,把整缽白飯燒成焦炭,目犍連見狀, 悲痛萬分,哀思救母方 法不得,只好請教佛陀如何救母親脫離餓鬼道苦? 佛即教以七月十五日,眾僧解夏安 居自恣日(註),設齋供奉眾僧,仰仗三寶福德慈恩悲念力, 感救餓鬼道苦。
目犍連即依佛示,於七月十五日虔誠敬設種種供物於盆器中, 恭獻佛僧,就因這獻供 的功德力,不但使其母脫離餓鬼倒懸之苦,同業同時受苦的眾生, 也都得到了解脫。
【註】自恣日:夏安居之終日,亦即夏安居圓滿日── 農曆七月十五日。於佛制每年一 夏九十日間,僧眾聚集一處安居,堅持戒律、皎潔其行, 於最後一日,僧行自恣 法,即請僧眾舉出各自所犯之過失,於大眾中發露懺悔而得清淨, 自生喜悅,稱為 「自恣」。


 

2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謝博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